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時常沖上熱搜,新聞報道報出的霸凌場面也時常刺痛著大眾的觀感和神經,霸凌事件中的當事人往往都是未成年,而且都是發生在校外,隱蔽性強,學校監管往往也只會限于校園內,加之霸凌者和被別霸凌者長期處于一種“多對一”和“共處”的熟悉環境中,被霸凌者只能選擇一忍再忍,所以很多霸凌事件只等媒體曝光后才會引起圍觀和相關部門的重視。
發生在陜西航空醫科職業技術學校。受害者是一名16歲的女學生,事發時她正在學校中上課。突然間,一些同學開始對她進行辱罵和毆打。據目擊者稱,一些學生圍著受害者拳打腳踢,還用書包和文具等物品猛擊她的頭部和身體。在事件發生后,該女學生一度被送往醫院治療。
2021年網絡平臺上有一個名為“心碎母親”的賬號發布了一則短視頻,訴說了母親對逝去兒子深深的懷念。這位母親名叫葛玉英,葛玉英的兒子于2020年5月7日死亡,這起案件成為了震驚全國的校園霸凌案件-南通15歲少年被兩人毆打致死案。葛玉英的兒子名叫盛天逸,是南通當地某中學的學生。2020年5月7日,14歲的犯罪嫌疑人范某放學后伙同19歲的社會閑散人員蔡某,將盛天逸堵在了一條小路上,蔡某和范某將盛天逸帶到附近的小樹林中,對盛天逸實施暴力行為。
蔡某是社會上的閑散人員,俗稱小混混,蔡某沒有正經工作,他經常在學校附近收受保護費,只要學生給錢,他就幫學生打架。蔡某喜歡打架,為了提升自己的“戰斗力”,他經常健身,身體素質很好。蔡某和范某先后用腳猛踹盛天逸的腹部,范某按住盛天逸的脖子將他摔倒在地上。隨后盛天逸的頭部遭到了兩人的猛擊,盛天逸倒地后,范某和蔡某又用腳猛踹他的身體,猛踹數腳后盛天逸昏迷不醒。兩人見盛天逸失去了意識,將盛天逸送到了附近的衛生院搶救。
盛天逸被送進附近的衛生院時已經口吐白沫,醫生對盛天逸采取了急救措施,由于盛天逸受傷太重,搶救無效,盛天逸腦死亡。盛天逸的父母趕到醫院時,躺在重癥監護病房的兒子已經腦死亡,打人者范某和蔡某被警方控制住了,盛天逸的母親詢問兩位施暴者為何要打自己的兒子,兩個人輕描淡寫的說,因為當天心情不好。
遏制校園霸凌,要預防、要教育,更要從根源上來扼殺,面對霸凌,我們更要研究更長效的解決辦法,韓國政府就研究擬將校園暴力與高考掛鉤,并伴隨至其就業。美國對校園霸凌采取零容忍的政策,提供舉報校園霸凌的舉報渠道,對校園霸凌者輕者警告,重者開除學籍。這是否也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借鑒呢?如有些人就建議將校園暴力記錄檔案,有人建議將刑事責任年齡適當提前,降低欺凌行為的認定標準等。
河南鶴壁,一名16歲女生遭到霸凌,被3名女生扒光衣服、強逼跪地、踩踏、筷子捅隱私部分、輪流扇耳光等。事件是被女生的父親曝光的。他在網上說,女兒才16歲,在一所中專上學,事情發生在22年11月上半旬。當時這3名女生對女兒實施暴力的過程十分喪心病狂,不但實施了這些侮辱性行為,甚至為了維護她們的“大姐大”形象,邊實施侮辱行為,邊與他人視頻通話。在通話過程中,還逼著女兒自己扇自己耳光,而且要求必須扇的聲音足夠大,讓視頻聊天的那邊也要聽見。
教育孩子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于招搖。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采取迂回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不要去激怒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及時告訴家長。
遇到霸凌,不管遭遇了怎樣的恐嚇,都要告訴家長和老師,不要獨自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當遇到生命危險時,能逃跑就逃跑,不能逃跑時,就要拼命反擊,戳眼,擊喉,摘桃,讓對方付出嚴重的代價,才有生機。
家庭教育應當注重培養孩子的品質,讓他們學會尊重別人,遇到霸凌,勇敢反擊,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而有關部門應努力考慮對未成年人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尺度和如何落地,通過宣傳和威懾,降低和防范校園暴力。
上一篇: 平頂山郟縣校園霸凌事件
下一篇: 怎樣選取高壓防身電擊棍?
防身產品相關信息
- 如何讓別人文明對待自己 07-23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07-13
- 防身手電能電暈人嗎? 07-07
- 獨行女性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 06-12
- 鄭州成功接力唐山燒烤打人事件 05-25
- 使用防身電擊棍常見的問題 05-12
- 關于防身器材客戶關心的問題 05-11
- 自衛選高壓防身電擊棒 05-10
- 舍得才有機會 05-09
- 為何要預備一些防身器材 04-25
防身產品視頻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文章